這本書是很適合推薦給焦慮大王(如我)的一本工具書,一開始購入時沒有抱太大期望,但看完後發現作者提供的很多概念意外地頗實用,若你是跟我一樣容易緊張焦慮的人,可以試試看作者提到的一些察覺法和行為改變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整本書分成三部分討論”焦慮”,包含很多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小測驗和小實驗,這邊只節錄一些大概念。
Part A 了解焦慮如何運作
1. 焦慮其實是一種演化的優勢,但若是使你停滯、陷入困境,就會變成問題。常見的焦慮行為包含以下:過度猶豫/反芻思考/完美主義/害怕批評/逃避拖延。
但防禦性悲觀其實跟樂觀其實一樣有益,若能做到以下三點,可以降低焦慮造成的困擾:












而大部分的焦慮可以用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)。
2. 可以藉由了解自己的面向來分析自己的焦慮類型:
內向/外向/高敏感 (推薦閱讀:高敏感自在心法)/預防定向/促進定向/面對改變/隨和&焦慮/不隨和&焦慮/責任感
3. 小結:藉由重新設定目標,忍受焦慮,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受限於焦慮,開始追求意義而非幸福。避免試圖處理焦慮卻更焦慮,自己將自己貼上有毛病的標籤,或過度檢視。
Part B 焦慮瓶頸 (類型與節錄一些我覺得推薦的解法)
1. 猶豫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. 反芻思考 (在心中重複播放一個事件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3. 使人停滯的完美主義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4. 懼怕建議與批評






5. 逃避












Part C未來如何使用策略
在管理焦慮的過程中,避免過度關注焦慮,每周一次即可,不用把管理焦慮當作隨時待命的工作。
建議採取實際行動,而非過度閱讀。也要避免過度談論壓力與焦慮帶來的反效果。